象环葡萄主产地赛岐镇象环村,地处福安赛江东岸的金钟山南麓,距赛岐镇区2公里,村内有长岗、流水坑等两个老区少数民族自然村,全村14个村民小组,660户3060人,耕地面积1350亩,山地5000亩,种植葡萄1600亩,是闽东葡萄大面积种植的发源地,被誉为“南国葡萄之乡”。
1983年,村民陈玉章等4位农民在农技部门的支持下,充分利用赛岐独特的南亚热带微域气候,承包耕地15亩,引进试验巨峰、北醇等20多个品种,经过5年时间的比较,确定了适应性好、抗性强、品质佳等优点的巨峰葡萄进行推广。由于种植葡萄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种植水稻,市镇政府都明确把葡萄发展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抓,制定有利于发展葡萄产业的生产贷款等鼓励政策和措施,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葡萄生产的积极性,部分村民前往毗邻县市、乡镇村承包耕地种植葡萄,葡萄生产成为象环村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。2006年,在福安市葡萄协会和农业部门的支持下,建立葡萄避雨设施栽培示范片12亩,2007年发展到350亩。果农还充分利用秋冬季葡萄园推广立体套种蔬菜等作物,复种面积突破2000亩,实现了品种、种植方式由“传统型”向“现代型”、“高效型”的转变。
村成立葡萄协会,发展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。协会依托市镇巨峰葡萄研究所、农业服务中心等为果农提供技术培训、咨询等服务,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。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质、高产、高抗性新品种,推广避雨栽培、大棚种植及冷藏等新技术。2005年象环葡萄生产基地通过了省“无公害葡萄农产品基地”和农业部“无公害产品”认证。在规范葡萄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蔬果专业合作社、中介组织、农户网络的作用,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关系,农民自发组成200多人的营销网络,产品通过保鲜等措施,远销上海、武汉、广州、香港等地,2007年进入沃尔玛超市。
福安市连续两届南国葡萄文化节在象环村举行,2006年全国第十二次葡萄学术研讨会在福安召开,与会专家实地考察象环葡萄园都给予高度评价,象环葡萄已经形成产、供、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