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对世界另一个伟大贡献是——瓷器。这可以说是中国的象征。明朝人对瓷器的喜爱几乎是无以复加的了。每个朝代基本都能够找到堪为表率的器形。
明代的日用瓷器,除了宋元时期的大窑场如磁州、龙泉等地仍有烧造外,不同程度的粗、细陶瓷器生产遍及山西、河南、甘肃、江西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省。其中,山西的法华器、德化的白瓷和江苏宜兴的紫砂器更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成就。明朝瓷器最有代表性的是四个时期。第一个时期就是洪武,洪武的瓷器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台上这个时期。这个时期的瓷器它是继承了元代青花瓷器成就基础上的发展。它表现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器型比较大,大型,比较厚重,花纹比较严谨,层次比较多,这些都是继承了元代的风格。你看我们这个图,这个是元朝的,元朝的青花瓷器。它的层次很多。非常严谨。你像它一个盘,盘沿,盘体,盘底,没有一个空隙的地方,全是青花布满了。洪武青花瓷器它的继承性非常明显。开始的时候,有洪武的青花瓷器,跟元朝的瓷器很难分辨清楚。你它的层次也多,器型也大,也厚重,那么布局也很严谨,但是它也开创一个新的局面。这明显是一个洪武的瓷器,它这个辅助花纹跟元朝青花是完全一样的。但是你看它的主体花纹,它是一个山茶花,这个山茶花,它是一枝花,一枝花,这个画面的布局比较疏朗,就是让人有欣赏的余地,但是也有回味的余地,不是感到很挤,不是让人感到挤得喘不过气来。这是向着文人画的方向发展。提倡那种艺术风格,就是留白天地宽,那种疏朗的风格。永乐时期的这个瓷器,它完全继承了洪武的开创的局面,它的边缘很舒展,而且做得很秀气,瓷器的胎体比较薄,画得非常秀丽。到了宣德的时期,它在工艺技巧上,完全继承了永乐,但是它的人物景观,在绘画上面更赋有人情味,它一个瓷器就是一幅中国画, 这个画画得非常含蓄,非常优美。到了成化时期,它的最主要的作品,它的表现方式就是规范,它是一丝不苟地按照皇家的艺术的要求。你看它这个花纹的布局,一个主体花纹,辅助花纹,它做得非常秀美,另外也写铭款,皇帝的国名,皇帝的年号。都写得规规矩矩,该写在什么地方就什么地方。
古代人爱瓷器,更多是当作日用品,而到了民国的,这些古代瓷器变成了古董,身价何只翻了百倍?爱玩瓷器的人也越来越多。